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列表

【天天快播报】沧浪浮生,昆曲也可以“沉浸式”

来源: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    时间:2023-07-03 09:57:54

【一线讲述】

沧浪浮生,昆曲也可以“沉浸式”


(资料图片)

讲述人:非遗创新团队“TeamX”制作人、导演 萧雁

2017年底,我接到苏州市姑苏区的邀请做一个文化项目,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做昆曲《浮生六记》,而且一定要在沧浪亭演出,来一次“沉浸式”。

《浮生六记》是清代苏州文人沈复回顾自己人生故事的笔记,他和妻子芸娘的日常是书中最重要的部分。在我看来,不管是他们两人“布衣菜饭,可乐终身”的人生观,还是“愿生生世世为夫妇”相爱甚笃的故事,都能触动人心。再加上他们曾住在苏州最古老的宋代园林沧浪亭畔,如果能在沧浪亭演出这个故事,便能将地理标志与人文故事完美融合。

一开始,大家觉得这个想法不可思议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,沧浪亭没有办法安装灯光音响,怎么能做演出呢?这时候,多年的电视直播导演经历帮到了我。参考电视直播,灯光可以现场搭,演完就拆,只要成本可控,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。

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音响。欣赏昆曲的最好方式,就是回到艺术诞生的原生环境里体验,而园林,就是昆曲诞生的环境之一。我们陪着昆曲指导老师汪世瑜在沧浪亭一起看现场。芸娘角色的首演者、苏州市昆剧院演员沈国芳在最远的假山顶上一开嗓,昆腔袅袅,我们就知道事成了。

当然,这里面还有一个观念转换的问题。实际上,舞台特别明亮、灯光五彩变幻、声音宏大响亮多是来自西方的歌剧审美,而昆曲美的意境就像《红楼梦》里所言——“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,自然使人神怡心旷”。恰恰是不太亮的灯光,才能凸显夜晚园林的幽静;不用扩声设备的演唱,才可以令观众体会昆曲之美。

这一切,我们通过沉浸式的方式呈现。观众跟着剧情和演员的表演,循着沧浪亭的复廊、花窗而动,在林则徐看过戏的明道堂前坐定,在六个不同的场景中感受缱绻江南。演出推出后,受到一致好评。

当然,这不仅仅是演一出戏,更是一次文旅融合,把姑苏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,让游客感受古城魅力。

作为国内第一个沉浸式戏曲,《浮生六记》演出已经超过300场。我一直觉得,做戏曲工作就像是实现传统文化的传译,让古人的声音被今人听到、被全世界听到,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。

(项目团队:光明日报记者陈之殷、殷泽昊、苏雁、王胜昔、王斯敏光明日报见习记者李健)

《光明日报》(2023年07月03日07版)

X 关闭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亚洲服务新闻网 版权所有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

邮箱:5 516 538 @qq.com